萬噸級廢舊電池回收渠道建設落實 |
|
時間:2023-07-21 13:30 | |
![]() 協議還約定,如一期項目建設兌現運營后無法滿足電池處置需求,則將仍舊進行后期建設。 根據規劃,規劃二期項目新增電池回收量4萬噸/年、三期新增電池回收量5萬噸/年,三期項目總產能共計10萬噸。 01 化工公司跨界成“大佬” 資料呈現,新化股份前身為國營新安江化肥廠,現有四大加工廠家,經營產品囊括有機胺、有機磷、香精等各個化學品序列,廣泛應用于農藥、醫藥、新能源、涂料等領域。 在新能源市場火爆之際,新化股份將原有業務看成核心,不斷拓展集市空間。 眼前,新化股份已深入布局提鋰領域,形成了一系列提取離子和礦物的尖端技術,并在2023年創立子企業浙江新鋰想,并以子公司為主體打造新的成長曲線。 據新化股份介紹,企業新興萃取法具有連續智能化生產、安全無害化、投資省、單位加工成本低、回收率高等特點,可有效解決沉鋰母液回收鋰問題,萃取率高于95%,得到諸多鹽湖方認可。 眼前,新化股份萃取技術已應用于鹽湖提鋰等領域,并與藏格礦業、藍科鋰業等鹽湖提鋰領域龍頭開展合作。 此外,隨著動力電池退役潮的來臨,電池回收行業已入爆發前夜,新化股份憑借本身萃取劑優勢帶來的較高鋰回收率,將有序推進在回收領域的布局,進軍千億電池回收集市。 02 電池回收變熱門賽道 近年來,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動力電池回收也從此前的冷門行業一躍成為“大熱門”。 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將迎來千億元級集市機遇,動力電池回收賽道迎跨界熱潮。 囊括湖南裕能、芳源股份、超越科技、威星智能、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各行業、各領域的企業紛紛宣布跨界電池回收行業。 數據展現,2023年電池回收相關公司注冊量僅有6000家,而2023年、2023年兩年分別新增了2.8萬家和4.2萬家,各方公司的進入使電池回收產能提高較快。 工業和訊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2023年大陸回收利用的廢舊動力電池達到了10.2萬噸,今年1—5月份,回收利用了11.5萬噸。 各方玩家紛紛涌入的同時,也將推動動力電池回收行業進入一輪洗牌階段,資源過硬的公司將在這個賽道占據優勢。 在此背景下,回收企業持續通過整合行業上下游資源,推動動力電池回收渠道建設。 目下,格林美持續深化與全球電池廠和新能源汽車廠的聯合合作,積極打造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價值鏈模式。 另據天奇股份介紹,公司已從六大渠道方向開展鋰電池回收體系建設建立覆蓋全國的廢舊鋰電池回收服務網絡,聯合構建廢舊鋰電池循環利用生態圈。 |
|
上一篇:機械二手設備的分類有哪些? 下一篇:廢舊輪胎的生產與銷路 |